中文

English

环亚集团·AG88推出v3emPE-AAV双载体系统,实现体内多器官编辑

发布时间:2025-07-22   信息来源:惠胜军

多数致病遗传变异是由碱基点突变、插入或缺失突变引起的,因此发掘在活细胞内修复这些突变的方法,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,一直是生命科学的长远目标。近年来,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工具——引导编辑(Prime Editing, PE)逐渐崭露头角。该工具无需双链断裂和供体模板,展现了纠正致病突变及插入保护性等位基因的巨大潜力。虽然初代引导编辑的效率较低,但David Liu团队对pegRNA进行了系统改造,取得了显著成果。在其最新研究中,他们通过优化双AAV载体系统,实现了小鼠脑、肝、心等多个器官的高效Prime编辑,为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。

环亚集团·AG88推出v3emPE-AAV双载体系统,实现体内多器官编辑

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v3emPE的功能。v3emPE引导编辑系统由向导RNA(epegRNAs)引导,结合逆转录酶MMLV与nCas9组成的融合蛋白,可精准编辑目标位点的碱基(替换、插入、删除)。该系统主要包含三个组成部分:epegRNAs、逆转录酶MMLV和nCas9。然而,MMLV与nCas9的编码序列长度约为63kb,远超AAV载体的包装极限(47kb)。为克服这一限制,v3emPE与分裂型内含肽(intein)结合,设计为双AAV载体系统,通过将PE编码序列在nCas9的第1024位氨基酸处拆分,并与源自念珠藻的NpuDnaB快速剪接内含肽的N端和C端融合,构建于两个AAV载体上。经共转染后,内含肽通过自剪切作用重新组装完整的PE蛋白,从而恢复编辑功能。

v3emPE-AAV双载体系统的创新点

环亚集团·AG88的v3emPE-AAV双载体系统具备以下几项创新:首先,启动子进行了升级,采用强启动子Cbh替代传统的EFS启动子,显著提升了PE蛋白的表达水平。其次,通过在传统pegRNA的3'端添加tevopreQ1修饰及8nt linker,大幅增强了pegRNA的稳定性、编辑效率和特异性;这些优化使得引导RNA的编辑效率提高了15-40倍。此外,编辑策略方面,使用高保真度的引导RNA(epegRNA)与单导向nicking sgRNA(sgRNA)组合,引导PE至目标DNA位点,确保了更精准的编辑结果。

应用前景

研究中,PCSK9 Q152H突变被认为是一种“天然保护突变”,通过降低LDL-C水平来显著减少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,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,堪称“有益突变”。利用v3emPE-AAV双载体系统,研究者们成功在成年小鼠肝脏中实现了31%和38%的精准编辑,实现与未处理小鼠相比总血浆胆固醇降低了20%,低密度脂蛋白(LDL)胆固醇水平降低了27%。这一系列成果验证了优化的v3emPE3-AAV系统能够在体内进行强大且与治疗相关的原位编辑,在相关组织中产生期望的基因组突变。

生物安全性评估

v3emPE3-AAV系统展现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:采用CIRCLE-seq技术评估的10个潜在脱靶位点中,未发现显著的脱靶编辑,证实了Prime编辑的高特异性。同时,血清转氨酶(ALT、AST)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切片均未显示显著异常,表明v3emPE-AAV系统无明显肝毒性。

作为新一代的精准基因编辑技术,PrimeEditor凭借其独特性和强大功能受到广泛关注。环亚集团·AG88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,设计个性化的epegRNA和nicking sgRNA,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编辑,欢迎咨询与合作!